同栏目信息Column’s Other Info

  • 【光明网】第五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在徐州举办

  • 2023-12-04

  光明网11月27日报道我校承办的第五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报道内容如下:

第五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在徐州举办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苏轼的诗道出了黄河对于徐州的凶险,显示了徐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的中间段,黄河又在徐州和运河交汇,让徐州成为民船的交粮地和官兵的接运处,舟车鳞集、贸易兴旺,成为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上重要的大码头。

  日前,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汉文化名城建设研讨会在徐州举办,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大运河沿线省份的专家学者共商共议“建好用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题。会议由江苏师范大学、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徐州分院承办。

https://share.gmw.cn/whcy/attachement/jpeg/site2/20231127/1c697af6e2cc26ce8f2b16.jpeg

  “中国大运河延绵千里、跨越古今,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峰会开幕式上,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说,流淌2500年的悠悠大运河,与中华文明命运关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也是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脉络。千年运河的修造与利用,承托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协同共进。

  “中国的天然河流大致呈自西向东的流动方向,南北之间缺乏可供利用的天然河流,阻碍了历史时期不同区域的交融。”夏锦文说,大运河的存在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状况。邗沟、山阴故水道、鸿沟等早期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局部地区的沟通联系。隋代大运河的贯通,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水运交通体系,中国东部、中部地区南北交流的空间距离大为缩短。唐代中期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趋于分离,大运河成为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动脉。明清时期,漕粮转运进一步推动了地区协作,沿运地区民众为了维护漕运畅通、社会稳定作出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运河的整治工作稳步推进,江南运河、苏北运河、山东运河等段的通航能力得以提升,沿运地区的协同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南水北调工程、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一系列建设工作为大运河沿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大运河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切写照。”夏锦文说,如今,徐州正积极利用运河资源,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续写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荣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徐州分院自成立以来,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大运河徐州段历史文化资源,为推进大运河徐州段的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提供了诸多学术支持。希望徐州分院以本届峰会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围绕大运河“楚汉文化高地”建设,在梳理历史脉络、挖掘文化资源、讲述运河故事、弘扬时代精神方面持续发力。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徐州分院院长方忠表示,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符号。徐州是中国大运河的枢纽重地,运河文化与黄河文化在徐州交织750余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景观,也让徐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熠熠生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徐州分院成立五年多来,得到了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同时,学校不断整合学术力量,已形成徐州黄河文化研究、大运河文化传播研究、大运河工匠文化研究、大运河景观与遗产价值研究、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研究、大运河城镇和非遗研究等研究版块。

  主旨发言环节,七位专家学者结合省域特征、地域文化、实践特色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特别是助推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浙东运河通江达海,是中国最早开凿的人工运河,200多公里的黄金水道,涵养了沿岸无数百姓。”浙江省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邱志荣在主旨发言《守正创新 久久为功——浙东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实践》中如是分享了绍兴运河园和浙东运河文化园的建设情况。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武廷海在《运河城市遗产认知与保护——以扬州蜀冈地区为例》的发言中认为,建好用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首先要充分认识不同城市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体系中的独特价值。以扬州城遗址蜀冈为例,它是历史和当代扬州城市重要的、地标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扬州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结构、拓展城市空间,缔造古今交辉美好人居环境的关键地区。

  河北省大运河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晏粱学术智库中心主任许梅分享了沧州市以及邯郸市、衡水市、廊坊市等地两年来大运河保护和建设情况。以沧州市为例,她指出具体措施有: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凝聚强大工作合力;着眼全域布局定位,构建完整统一规划体系;深挖运河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璀璨文化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打造原真唯一的绿色生态带;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心向往之的缤纷旅游带;以市场化为路径,探索项目建设新思路。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员馆员周润山以《大运河文化带的河南实践》为题,建议相关部门应为河南大运河的考古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在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推进河南大运河考古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建设,建立遗址考古数据库和科研平台;不断改善遗址考古工作条件,逐步建设完善文物标本库、考古工作站等基础设施。结合遗址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开展的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和出土文物保护以及工程文物影响评估等工作所需费用列入工程预算。加强对河南大运河资料的系统整理、分析与研究,形成大运河研究系列成果,为河南大运河的深入、系统研究提供考古资料支撑。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郑民德以《山东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研究——以聊城市为例》为题,认为聊城作为重要的运河城市,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条件得天独厚。目前,总体来看仍然存在着融合度不高、助推产业能力不强等问题。他表示,聊城等运河城市要深入挖掘城市深厚与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突出优势、体现特色、展现亮点,加强运河文化与旅游发展、乡村振兴、产业转型之间的联系,通过旅游线路的设计、文旅产品的打造、景观廊道的布置,吸引更多人群、更多游客认识运河、了解运河、喜欢运河,使运河成为城市文旅发展的金名片,使大运河成为真正的魅力之河、智慧之河、文化之河。

  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徐晓光以《人类学视野下的大运河》为题,认为人、地、水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经济的交流、地域的联通、人水的交融,共同构成了大运河流动的图景。

  徐州市政府参事、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赵明奇在《徐州运河特点及历史分期探研》的发言中认为,徐州在运河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多层面的传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是保留在徐州民众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思想理念和个性气质。

  峰会还设置了“专题报告”和“圆桌沙龙”环节,与会者分别聚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汉文化名城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助推汉文化名城建设”主题交流。闭幕式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徐州分院教授沈山做大会总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理事长周琪主持闭幕式。

  据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每年举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旨在搭建大运河文化研究交流的高端平台,与来自大运河沿线的学者一道,为建设一条致富河、幸福河谋求共识、汇聚力量、探索路径。2019年,在扬州成功举办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主题的第一届智库峰会,此后相继在宿迁、盐城、镇江成功举办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峰会。经过五年努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已经成为大运河文化研究者交流沟通、激荡智慧的学术盛会。(李记)

报道网址链接:

https://share.gmw.cn/whcy/2023-11/27/content_36992258.htm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