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栏目信息Column’s Other Info

  • “学无止境当自强”--当年系主任的新生入学“训示”成为我人生座佑铭

  • 2022-04-23

徐州师院历史系八一级   周新华


穿越时光隧道,仿佛又回到了1981年9月仲秋,那个我作为新生到校的第一个晚上,明月当空,繁星闪烁。徐州师院文史楼一层八一历史级教室,新生欢迎会正在举行。

“欢迎各位新同学进入徐师历史系学习。”

“你们的到来标志着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徐师历史系四年制本科四个年级圆满同堂了!”

台上,系主任余明侠教授亲切中带着坚毅的目光,巡视着我们,洪钟般的声音回荡在静静的新生教室里...

“千军万马独木桥。你们是高考的佼佼者、幸运者,学之骄子,要知道还有多少热血青年没能如愿”,“现在国家建设需要大批人才,要不负青春年华大好时光,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今天你们在同一起跑线上,新的赛程又开始了,努力不努力,四年后你们其中有的同学,可以成为另一同学的老师”,“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同学们加油啊!”...

    蓦然回首,40余年过去了,那难忘的欢迎晚会,珍贵的入学“训示”,一直鞭策着我、激励着我--“学无止境当自强”。

我出生在苏南农村,世代务农,是村上第一个大学生,在那个考大学被民间嬉称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年代,的确来之不易,尤其是对高中毕业务过农,当过生产队会计通过复读才考上大学的我来说,更是来之不易。

新生入学教育后,我开始规划自己的学习。英语是我的最大“天敌”,我每天花3个小时,从26个字母发音开始,到整段背诵课文。功夫不负有心人。英语结业考试我得了96分,从怕英语到逐渐喜欢上英语,为日后从事高校教学科研打下了英语基础。

也许是我高考历史高分(93.5分,时为苏州地区第一名)的缘故,大学期间我当了4年中国通史课代表,我很看重这个“官”,一方面,为同学们服务,认真收发作业,当好专业课老师的助手,另一方面,开始学着写“小论文”。图书馆二楼阅览室有我的“专座”,解剖优秀论文结构,学会选题命题,熟悉资料检索引用,弄通文章起承转合。这种看似“笨鸟先飞”的做法,使我获益非浅。

1984年暑假,母校开展“走进社会实践大课堂”大学生暑期调研活动,我提交的《富饶江南的新门户--张家港》调查报告,获得三等奖。臧云浦教授开设《先秦思想史专题》必修课,结业考试是一篇小论文,我提交了《试比较孔子老子的法律思想》,臧教授给我打了全班最高的82分,并专门写上一段批语,“选题角度新颖,分析引用资料深入,望认真修改完善,定成好文。”臧教授的鼓励,给了我莫大的修改动力,1987年《齐鲁学刊》第二期以《孔子老子法律思想比较研究》为题发表,当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期刊转载了我的论文。在母校学报上发表论文一直是我追求的梦想,在余明侠主任指导下,1988年我的毕业论文《试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在《徐州师院学报》第五期上发表,1991年《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发表了我的论文《近代中国沿海城市繁兴的成因和特点》。这些研究成果,为1992年我在镇江师专政史系评上讲师,打下了扎实基础,这归功于母校和老师的精心培育。

“人的再学习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攀多高,做多大的事业,特别是身处当今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5G、AI人工智能时代,更是如此”。这是多年来我对继续学习的最大感悟。饮水思源,点滴进步得益于当初老师一直强调的“学会自学,自由飞翔”。我调回张家港后,先后在政府多个部门和四套班子机关工作,所涉及业务领域、工作方法和高校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隔行如隔山,每一次工作调动都是新挑战。但无论到哪个岗位,我都能通过强化再学习,尽快进入角色,成为业务内行指导工作。利用工作之余,我先后在《中国人大》《中国政协》《江苏人大》《江苏政协》《苏州人大》《苏州政协》等国家级、省级和苏州市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报道、经验交流、理论探讨、工作信息等文章170多篇。回想起来,大学老师时常叮嘱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寓意深刻而久远。工作中,既要读懂学校“有字之书”,也要读懂社会“无字之书”,参加工作愈久,愈能真切感受到当年老师讲授这一哲理的良苦用心。

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流千里必有源。母校作为我人生的扬帆起航地,毕业40多年来,无论顺境还是曲折,我始终牢记老师“学无止境当自强”的教诲,提醒自己做好工作,就是对母校的最好报答。我一直关注母校的发展,在家人、亲朋好友面前,特别是到学校调研开会交流,经常“炫耀”我是江苏师大人,鼓励大家报考。今年喜逢母校70周年华诞,特敬上此文。愿母校在新时代争创“双一流”高校发展中,蒸蒸日上,兴旺发达,桃李满天下!

(联系地址:张家港市人民中路张家港市政协办公室,邮编215600,联系方式13706220118)


2022年1月6日,周新华出席张家港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大会秘书处提供)

 

周新华简介:现任苏州市政协理论研究会特约理事,张家港市政协理论研究会秘书长。1981年9月-1985年7月徐州师院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8月-1993年7月镇江师专政史系助教、讲师,讲授《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课题,评为优秀班主任。1993年7月调回张家港市工作。历任张家港市人大研究室主任、中共张家港市委党史办主任、张家港市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主编《张家港市志》,主持《张家港精神主题展》文案起草和设计,参与张家港市文化中心综合展示馆建设。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期刊》《中国人大》《中国政协》《徐州师院学报》《齐鲁学刊》《江苏社会科学》等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和宣传报道170多篇,参加师范院校《中国当代史》教材编写。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