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言
前两天,本科母校的昝老师也即我的博士班同学也即我的徐州老乡问我能否给这一期的《桃蹊》文学社办的《桃蹊》杂志写一篇卷首语。
我自然要答应的。
桃蹊,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在初入徐州师范大学的时候。当时有学姐学长摆出展板,说要招新。
我不知何时对文字文学这种东西有些意思。大约是在五年级的时候,写过几篇难忘的事的作文,得到语文老师刘子英的课上评读。六年级的时候,在一次征文比赛中,根据我所在的包庄的生活世界,写过一篇《求雨》的批评封建思想的杂文,后来还印成铅字。在高中的时候,丰县中学有个《秀竹》文学社,我也曾读过也曾投过几次,虽然没有录用。但是高中的语文老师,比如马玉兰老师、孙春雷老师、代晓影老师,他们充满人文气质的语文课以及对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教育理想,引导着我,在追求修辞的时候,更要注重义理和现实。
大学里的文学社招新,是对我当时的高中生的心态世界具有很强的冲击力。那种出于爱好和兴趣的自然选择,让我喜欢了大学。我向《桃蹊》文学社投了简历,应聘岗位是编辑部。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苏北的夜晚,我跟其他应聘者一起被召进了17号楼的一间教室。我怀着忐忑又坦然的心情参加了学长庞森主持的《桃蹊》编辑部的面试。在隔壁教室等待面试的时候,我思考着面试官的问题,预设了一些答案。这时,一个穿着白色衬衫的学长匆匆从教室前头走向后头的时候,我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桃蹊》社长孙梦学长。多年以后,当我回忆徐师大本科的读书世界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与孙梦学长请教为学、为人的情景。一个苏北新沂的80后青年,带着棋盘镇孙庄的处世之道和生活哲学,揣着父辈的文学观念,来到徐师大,经过两年的锻炼,成为社长的孙梦学长,带着我们05级文学社的社员,一起应对文学、文学社、文学院、文学界面对的危机和挑战的时候,多年以后,我大致明白,他是将文学作为问题同时也作为方法,在苏北的大地上,打着人生的草稿。
面试的时候,庞森学长让我先自我介绍。当时不知何故,我超常发挥,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同时也把我的进社愿景和打算和盘托出,由于条理清晰、逻辑较为严密。庞森学长含情脉脉的对我说,你口才很好,要不去外发部吧。
多年以后,当我加上外发部04级学姐高毓华的微信的时候,我渐渐明白,高学姐的乐观开朗为我们营造的和谐团结的外发部,在我回忆《桃蹊》外发生活的时候,依然充满了暖意。这种暖意,就像读了一本有关乡愁的诗集,充满向往与深沉。
由于外发部是发《桃蹊》报纸和杂志的,我一般会较早的读一些《桃蹊》的文章。这种文章,就像昝同学发给我的最新一期的杂志的正文,有对未来世界的柔柔的情思,有对过往生活的柔柔的追忆,有对古代文学家的柔柔的赞美,有对当下苏北大学生活的柔柔的叙事,有对自己阅读经验的柔柔的整理。
是的,多年以来,《桃蹊》的味道并没有变,就像我大学时代的文学社指导老师张淑美老师和孙梦社长以及后来的周英社长所一致强调的,《桃蹊》就是保持校园文学的文学性。
是的,当大三的我信誓旦旦的拿着一篇自己写好的文章投给《桃蹊》杂志的时候,杂志社的学姐后来静静的告诉我,说我写的思想性太强了,不能发。我后来就没有敢投。是的,当时我也正在努力追求安身立命的东西,自然读了一些西哲和传统中国经典的东西。读研的时候,在武大哲学院旁听了邓晓芒以及其他哲学老师的有关德国哲学的课程,同时也继续读了一些中国儒家经典的著作。读博的初期,还旁涉了佛教的《瑜伽师地论》等佛教书籍。后来写博士论文以及来到江西师大工作的几年,我并没有读太多专业之外的书。这种感觉渐渐觉得影响了我的专业思维的时候,我重新打开阅读的世界,逐渐在空闲时间阅读历史、社会、人文、宇宙相关的书籍。其中最喜欢海外汉学家研究中国的著作,他们视角独特,积极关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们叙述生动,译者将其翻译成中文以后,读来另有滋味。我在这种感觉中形成了自己对散文的钟爱,觉得可以将义理、考据、辞章融入散文,可以将中国大问题和生活世界小问题融入散文,可以将大时代和小事情相结合融入散文,可以将现代化城市化与三农问题融入散文,可以将时间和空间、历史和地理融入散文。
再次阅读昝老师发来的这些充满柔柔的校园文学的文字的时候,我想到了《桃蹊》的命名,应该是来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这句话应该来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我想,理解《桃蹊》的世界,应该完整的来理解这段典故。它讲的是一个人,诚实真诚,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景仰。这其实讲的是《周易》的一个重要思想“诚”字,《中庸》对“诚”有很大发挥。理解《桃蹊》是什么,它应该如其典故,真诚的面对自我、面对世界,才能写出真诚的文字,才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作者简介:
李福言,1985年生,江苏丰县人,13177834197,本科曾就读于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目前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博士后,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音韵学。
博士(2014)、硕士(2011)均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本科(2009)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后(2018-2021)。入选2017江西师范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博士阶段专业为中国古典文献学,方向为音义学。中国训诂学会会员,中国音韵学会会员。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典籍整理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字异读、方言文献、音韵训诂、佛典音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一项,中国博士后第67批面上资助一项,江西省文化艺术重点项目一项,江西省社科青年项目两项,江西省教育厅青年项目两项,出版专著5部,译注4部,发表CSSCI论文6篇。
其中,译注《格言联璧》、《幼学琼林》(江西美术出版社,2021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署推荐目录。
已为本科生开设古代汉语、文字学、文献学、大学书法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方言学、音韵学等课程。
其中《古代汉语》课程所布置的小篆体系列作业深受大家喜爱,其中小篆家书作业曾被人民日报微博、央视新闻微博等客户端转发,新华网江西频道、江西卫视社会传真栏目、江西二套都市现场、南昌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给以采访报道,引起很大社会反响。人民微评说:“键盘时代,书写家书的越来越少;简化字时代,写小篆的越来越少。“打捞”渐行渐远的传统,不是泥古不化,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对传统文化保留一份温情与敬畏。无论走多远,不忘来时路,才得走得更坚定更自信。”